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神秘乐器,被我们的邻国学去,还将其发扬光大

2019-11-02 10:21:47 来源:东方头条

打印 放大 缩小

张骞字子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在张骞出使西域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胡麻等许多中国没有的物种。其中,还有一样乐器。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乐器在引进我国后,还被我们的邻国学去,并且将其发扬光大,形成一种重要的音乐文化载体。这种乐器是什么呢?又被哪个邻国学去了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张骞是汉朝皇宫中的郎官,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消灭匈奴,派张骞带队,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国。张骞从长安出发,历时13年,两度出使西域。张骞的出使,不仅打通了闻名后世的“丝绸之路”,更促进了华夏同中亚许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交流。在文化交流方面,张骞就带回过一样乐器,这种乐器就是细腰鼓。

细腰鼓最早发源于古代印度,印度语叫达马鲁。细腰鼓先是传到西域,后来,经张骞之手又传到中国。那细腰鼓长什么样呢?今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有一件唐代的陶瓷细腰鼓。这件细腰鼓的整体为一个鼓腔,呈长圆筒形,鼓的两头粗,中间腰部细。因此,得名细腰鼓。这件陶瓷细腰鼓鼓长60厘米,鼓面直径22.2厘米。它通体施有黑釉,上面还有不规则的蓝斑,十分漂亮。

细腰鼓传入中原之后,很快发展成为乐队的指挥角色。尤其在汉代以后,细腰鼓很快被发扬光大。因此,在此后许多朝代的壁画中,都有细腰鼓的图像,在一些陵墓陪葬的明器中,演奏细腰鼓的乐伎,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角色。如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的壁画《乐舞百戏图》,敦煌莫高窟的第71窟里的壁画中,我们都能看到细腰鼓。而在1960年发掘于吐鲁番阿斯塔那第336号墓中,就有两只泥制的细腰鼓明器。

细腰鼓不仅在国内很受欢迎,在唐朝时,还吸引了其他国家的目光,甚至被带到了外国。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高丽和东瀛。

细腰鼓传到高丽,发展成为当地演奏雅乐时不可缺少的乐器——杖鼓,其中鼓的蒙皮为皮革,而且一面大一面小,其中大面要求为白色的生马皮。不同的鼓面,其演奏方式也不同。通常,大面用左手拍,小面则用鼓槌来敲击。

细腰鼓同样在唐朝时传到东瀛,同样一直到今天仍然使用。只是,传到东瀛的细腰鼓叫吴鼓。在当地,细腰鼓按照大小共分成一鼓,二鼓,三鼓和四鼓。其中一鼓最小,四鼓最大。演奏方法上,起初是左手拍打鼓面,右手用鼓槌敲击另一个鼓面。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只用右手持鼓槌敲击,左手则专门握住鼓的绷条。有意思的是,发展到今天,东瀛的二鼓和四鼓都已经失传,只剩下一鼓和三鼓。

鼓是精神的象征,是力量的表现。今天,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而完善的鼓文化。而且,中国的鼓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状态。从形制上,北方多用大鼓,南方多用小型花鼓。而比较有名的,如威风锣鼓,太平鼓舞,安塞腰鼓等等。相比较而言,细腰鼓因为没有进一步的发展,故此,表现为一般。

可是不管怎样,细腰鼓作为一种传承有序,并且极具表现力的乐器,永远是人类音乐史的重要一环,值得我们却不断探索,不断推广,并让这门古老的艺术,重新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