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块农田几十年种不活庄稼,考古队:下面埋着一座“紫禁城”

2019-12-18 12:03:12 来源:东方头条

打印 放大 缩小

导读:人们耳熟能详的朝代歌中,开篇就是“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相比后来的商朝和周朝,作为中华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历史地位非常尴尬。

虽然很多史料中都有记载提及,但由于考古发现几乎是空白,让很多历史专家、学者对于夏朝的存在表示怀疑,数十年来,夏朝是否存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直到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最为可靠的物证,奠定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框架。

从河南省偃师市出发,沿着洛河向西走不远,就会看见一个豫西地区非常普通的小村庄——二里头村。考古专家介绍说,大多数的古墓、遗址的发现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秦始皇兵马俑是农民打井发现的,马王堆汉墓是军事施工发现的,但是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却是在计划之中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河南地区主持考古工作的著名史学家徐旭生先生,为了找到夏朝确实存在的证据,几乎走遍了河南省中西部的每一寸土地。当他率领考古队路过偃师二里头村的时候,在田间地头发现了很多陶器碎片,从造型和材质上与商周时期的陶器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他推断这里很可能是一处夏朝时期的人类聚居地。

为了弄清二里头村地下是否真的存在有夏朝遗址,徐先生带领考古队在村子驻扎下来,并开始对周边土地进行勘探。见考古队一直在田地里钻孔,村民以为他们是农业专家在调查土地情况,于是纷纷上前反应情况,其中一位老农的话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

这位老农向考古队抱怨说,他家的田地特别不好,土质比其它田地都硬,而且种啥基本都不爱长,如果年景稍微不好一点就会绝收,几十年来一直这样。听了老乡的话,考古队员判断田地下面很可能存在古代的夯土层,引起土地坚硬渗水不畅,才无法种活庄稼。

随后,考古队赶到老农的田里进行勘探,果然发现了一座大型宫殿北区的主干道。之后考古队继续扩大发掘范围,先后清理出“井”字形大道,还原了距今三千多年的城市道路网。此时的考古队员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揭开一座失落了三千多年的大型都城的神秘面纱。

这座大型城市拥有完整的道路交通网,最宽的主干道有20米,相当于现在的4车道公路。同时在城市的中心,是规模庞大的宫殿群。后来的考古工作者都将它称为夏朝时期的“紫禁城”,虽然它的规模只有现在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但它却开创了大型宫殿建造的先河,是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

考古专家表示,虽然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有力的证明了夏朝的存在,但由于遗址内并没有出土像甲骨文一样的文字记载,所以现在还很难对那段历史进行还原。而且已探明的二里头遗址面积超过300万平米,现在考古发掘只进行了不到2%,因此加快对遗址的考古发掘刻不容缓,只有不断挖掘地下遗址和墓葬,才能更快的破解关于夏朝的未解之谜。

参考文献:《二里头遗址发掘纪实》、《史记》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