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财政出现危机时,崇祯皇帝明明有钱,为何不愿拿出来救国呢?

2019-12-26 15:15:14 来源:东方头条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之初,北方天灾不断,不是大旱就是大疫,急需朝廷救助。再加上辽东局势紧张,也在不断地催要军饷。

崇祯皇帝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命令东林党拨款救援,但东林党总是一副不变的腔调:没钱。

事情发展到后来,东林党又添加了一些说辞:您有那么多私房钱(内帑),是不是应该拿出一部分,用以赈灾和发饷呢?

最初,崇祯皇帝一再说自己没钱。后来,官僚就是要崇祯皇帝拿私房钱,崇祯皇帝干脆一言不发。

官僚集团一看皇帝无话可说,那就好像掌握了核武器一样。只要崇祯皇帝敢用经济问题责难他们,他们就要求皇帝拿私房钱,崇祯皇帝每次都被他们怼得哑口无言。

这样闹的次数多了,人们再说起大明帝国的财政危机时,自然会把财政危机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崇祯皇帝:一毛不拔活该亡国。

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只要崇祯皇帝愿意拿私房钱,就可以解决大明帝国的一切问题,可事实显然不会这样简单。

崇祯皇帝有没有私房钱?肯定有。可那些官僚、大太监、各路士绅、大地主和大商人,谁没钱呢?大明帝国不止是朱家的,也是他们的。

如果把道理摆在台面上讲:你既然认为大明帝国只是朱家的,那么崇祯皇帝是不是想从谁家掏钱,谁就必须无条件把钱奉上呢?因为这是朱家的国呀。

只要懂点历史的人都应该明白,朱明皇室和上述各大利益集团,都是那片土地上的主人,只不过权力分大小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看,崇祯皇帝舍不得拿私房钱,和各大利益集团舍不得从家里拿钱,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需要付出的时候,大家都说皇帝是帝国的皇帝;涉及利益的时候,大家都说皇帝该尊重我们的利益。如果这都不是双标,那什么才是呢?

如果反贼或满清进京,朱明皇室固然是难逃一死,各大利益集团也免不了被重新洗牌的命运。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东林党还是其他官僚,都没人敢提出“和衷共济”的口号。换言之,如果没钱就别做事,反正我们没钱捐给国家。

后来,有个不怕死的人提议:应该号召富户出钱,帮助朝廷渡过难关。可这种言论受到了东林党一系的猛烈攻击,代表人物是钱士升。

无何,武生李琎请括江南富户,报名输官,行首实籍没之法。士升恶之,拟旨下刑部提问,帝不许,同官温体仁遂改轻拟。士升曰:“此乱本也,当以去就争之。”——《明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看看钱士升的说法,这是“乱本”。要是不把这种危言耸听的人下狱审讯,整个大明帝国就会在顷刻间大乱。

说别人危言耸听,其实钱士升自己就在危言耸听。但由于钱士升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崇祯皇帝一时间不敢表态。

面对张牙舞爪的东林党,首辅温体仁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武生李琎的说法虽然是歪理邪说,但陛下应该像万历皇帝学习。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当初东林党在野之时,经常骂了这个骂那个,但万历皇帝都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言者无罪。现在李琎不过是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也应该保持民主作风,言者无罪。

这话是直接往东林党的心窝里面捅刀子:你们当初想说啥说啥,现在别人说句话,你们就要打击报复,哪有这个道理?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不得不说,人不要脸到一定程度,那真是可以天下无敌的。

钱士升等东林党一听到温体仁这种言论,当场就急得破口大骂:我们东林党为国为民,李琎这种小人物,有什么资格与我东林党诸贤相提并论?温体仁是奸臣,请陛下连他一起惩罚!

崇祯皇帝看到这种局面,心里也不高兴了:全天下就你们东林党是忠臣,其他人都是奸臣?如果这都不是党争,如果这都不是排除异己,什么才是呢?

心中有数的崇祯皇帝打定主意,不管你东林党怎么说,我就是不处罚李琎,更不会处罚温体仁。

钱士升一看崇祯皇帝如此偏心,当时就以辞官为威胁:要是不处罚李琎温体仁,我就立刻辞官!

崇祯皇帝一听:你辞官?巴不得呢,赶快滚!就这样,钱士升不但没能干掉李琎,更没能迫使崇祯皇帝处罚温体仁,自己反而把官给丢了。

帝报曰:“即欲沽名,前疏已足致之,毋庸汲汲。”前疏谓《四箴》也。士升惶惧,引罪乞休,帝即许之。——《明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受相关史书影响较深的后世读者,莫不咬牙切齿地痛骂崇祯皇帝和温体仁(李琎分量太轻不配挨骂),仿佛是这对昏君奸臣联起手来迫害忠臣,这大明怎能不亡?

在我看来,人们总是习惯于“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那是什么大道理都敢说;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马上又是另一幅丑陋嘴脸。

大家都说,崇祯皇帝护食的样子令人作呕,可如果看看官僚集团护食的样子,难道就很好看?皇帝的收入好歹是合法收入,官僚集团的收入呢?谁敢拍着胸脯保证,官僚集团的收入是合法收入?

崇祯皇帝不愿意掏出私房钱,这种做法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崇祯皇帝不愿意掏私房钱,那就是明显的甩锅行为。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崇祯皇帝到底有多少私房钱?

据说,大明帝国灭亡之后,李自成从皇宫内搜出 3700 万两白银(也有说法是3700万锭白银),但在我看来,这个数字的可信度非常低。

不管是 3700 万两白银还是3700万锭白银,这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管理这样一大批白银,绝不是一个门房老头就足以胜任的,而是需要一个专业的财务管理机构。

换言之,如果崇祯皇帝真有这么多私房钱,肯定不是他想藏就能藏住的。可在大明未灭之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崇祯皇帝有多少私房钱。

或许有人会说,财务问题十分敏感,大家不知道也正常。可问题是:在帝国时代,皇帝的私房钱和国库的钱是有区分的。政府在制定皇帝年收入的时候,肯定也会有预算。只要有为皇帝做预算的权力,自然可以推测出皇帝的私房钱大致有多少。

在有官员做预算的前提下,怎么可能任由皇帝的私房钱无限制增长,以至于拥有3700万这样的天文数字呢?

也许有人会问:皇帝缺钱的时候,会不会从国库里拿钱呢?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低。

如果皇帝从国库拿钱,那么官僚就可以把这件事拿到台面上来说:“皇帝从国库中拿走了一大笔钱,导致我们的工作无法展开”。一旦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崇祯皇帝就被动了。

万历年间,发生了三大殿失火的事,万历皇帝想重建三大殿,都必须自己想办法筹钱,却不能随便从国库提钱。

后来,万历皇帝通过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想方设法狠捞了一笔,却被各路好汉一致声讨,不得不在张居正去世之后,立刻废除了这项制度。

万历皇帝通过矿税捞了多少钱?也就是五百多万两。可相关官僚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认为矿税一事,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也有五六千万两,或者五六亿两,你怎么跟他讲理?是你先伸手的,不占理。

从理论上讲,皇帝拥有近乎无限的权力;可从实际上讲,利益博弈是由无数人参与的,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

崇祯皇帝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他希望自己能够挽救大明。我们可以说崇祯皇帝做得不好,但不能说崇祯皇帝的自律性差,有明一朝,自律性最强的皇帝,大概就是朱元璋和崇祯皇帝了。

既然崇祯皇帝足够自律,那他就不可能捞过界,他的私房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所以数量一定不会很多。

如果说把皇宫内的各种珍宝加在一起,折算出价值约等于3700万两白银或3700万锭白银,或许还有些可信度。但要说仅白银就有那么多,那未免也太离奇了。

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既然皇宫有许多珍宝,为什么不拿一些出来变卖呢?获得的钱也可以补贴国家呀!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就算崇祯皇帝愿意,这个方案也不具备可执行性。

一个庞大的帝国,皇帝居然被逼着出售珍宝才能解决危机,当时的舆论肯定会炸锅:把皇帝逼到这个份上,官僚集团也太过分了吧?

从官僚集团的角度来看:你(皇帝)明明有钱,却用这种方式扮可怜,让我们陷入舆论的声讨之中,这么做有点过分了吧?

就算不考虑舆论问题,那么现在皇帝带头出售珍宝换钱,用以解决帝国危机,你们这些官僚是不是应该向伟大的皇帝陛下学习呢?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官僚集团根本就不想弄明白,皇帝到底有多少钱。他们只是希望用这种方式,在皇帝要钱的时候堵住皇帝的嘴。

当时的大明帝国,并不是依靠几百万两或几千万两就能解决问题。

所有既得利益集团对此都心知肚明,但他们就是无动于衷,能拖一天算一天。

大明就在日复一日的拖延中,迎来了他的末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