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与苏州,到底谁才配当省会

2019-12-26 15:24:06 来源:东方头条

打印 放大 缩小

南京夫子庙秦淮畔流光溢彩,灯彩璀璨。作为江苏的省会,南京不论是在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城市面貌上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让时光倒流三百五十年。那里的南京与苏州,是怎样的情况?

清顺治十八年,江南分省,东边为“江南右布政使司”,省会在苏州,管今天的苏南地区;西边为“江南左布政使司”,省治在江宁(今南京),手下管今天的苏北和安徽。

到了康熙年间,安徽单独设省,苏州管的“江南右布政使司”被改叫“江南江苏布政使司”,南京管的“左布政使司”改叫“江南安徽布政使司”。这个迷惑的情况可以这么理解:名义上,安徽和江宁府没关系了,实际上,重要办公人员都留在南京,寄治江宁府,远程上班。

这一改又是快一百年,直到乾隆才取消了“异地办公”。把安徽布政使调往安庆,在江宁另设布政使,管现在的苏北苏中地区;而苏州府管现在的苏南地区和部分上海地区。

到这里,江苏出现了两个省会,一个苏州,一个江宁;一个亲苏南,一个亲安徽,一南一北遥遥相望。也因此,苏州人更喜欢以“江南人”自居,苏州的地方志、碑文都倾向于以“江南”属地自称。

“一个江苏,两个省会”,一直拖到辛亥革命。以苏北状元张謇为代表的实业家们终于站出来呼吁,“吾江苏人民不应再有宁苏之见”,以此呼吁终结两个省会的尴尬局面,“谁来做省会”的大战终于拉开。

当时考虑到战事需要,南京从地理位置更利于控制当时想要独立的苏北地区,也更方便军队向北进军,江苏省会理想之选自然是南京。随着江苏巡抚(后任江苏都督)程德全离开苏州驻扎南京,南京在省会之战中获得了首胜。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失去省会光环后的苏州过得并不好。

1912年,闾门兵变,这是一次发生在苏州市中心的大规模打砸抢,江南富商们慌了。

苏州商会、钱业公会立刻致电孙中山,苏州掌握着江苏省的经济命脉,要求民政长重新回来坐镇,恢复省会地位。考虑到当时南京已经成为首都,这场以经济优势要挟行政地位的协商异常顺利,时任江苏都督的程德全回苏,1912年,苏州又重夺省会王座[2]。

好景不长,随着袁世凯迁都北京,失去都城光环的南京也陷入了混乱,再次因管辖苏北的战略原因,苏州不得不让出省会,省政府再度迁回南京,这一次维持了十余年。

苏州最后一次做省会的机会是汪伪政府时期。当时汪精卫政府的主要辖区是苏南区域,理所应当,作为苏南中心,苏州短暂担任了伪省会。几经波折,1953年,南京从直辖降为省辖,正式成为江苏省省会,这场旷日持久的省会之争就此尘埃落定。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