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宴饮文化:从曲宴和节日赐宴入手,解析宋代君臣的宴饮制度

2019-12-26 17:37:02 来源:东方头条

打印 放大 缩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文明社会所讲的礼义廉耻、道德伦理是要建立在人们丰衣足食的基础之上的。“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不仅是人类维持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也是关乎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的的基础。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国家财富丰厚,宋人的生活品质和理念不断提高,对于食物的种类,质量以及饮食文化的礼仪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作为传统社会中的统治阶级,是优先享受饮食文明发展成果的,因此官方的宴饮文化代表了当时的最高的饮食理念与饮食风尚。宋代在前代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对官方的宴饮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礼仪完备的官方宴饮制度,促进了饮食文化的蓬勃发展。而在官方宴饮中,君臣共宴的官方宴饮活动举办次数最多,宴饮内容最为丰富。可大致归纳为:曲宴和节日赐宴。

一、宋代君臣共宴中的曲宴制度

1、 曲宴的确立与发展

“曲宴”最早的记录出现在三国时期曹植所写的《赠丁翼》中:“嘉宾填城阙,丰膳出中厨。吾与二三子,曲宴此城隅”这里的曲宴只是友人之间的私宴而非官宴,地点也是城隅而非宫廷。到了北魏时期,才衍生出具有官方性质的曲宴,到了宋代,曲宴演变成赐予大臣、宗室或者外使的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正式官方宴饮活动。

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便于建国初年举行曲宴:“宴近臣于万春殿”,九日后,“又宴于广德殿,皆曲宴也。”这是宋朝举办曲宴的最早官方记录。由于宋代君臣的大力推行,此后的曲宴制度以丰富的内容,多变的风格在宋代逐渐兴盛,并达到了其发展历史中的巅峰时期,为宋代的宴饮文化增添了一份色彩。

元明清时期曲宴虽然存在,但规模与内容和宋代相比已经不能相提并论。清朝时期甚至对曲宴的举行颇多讽刺“陋宋主,赏花垂钓,笑唐宗,结彩评诗”。可见曲宴发展到清代已经不是一种恩宠,而沦落为一种陋习。

2、 宋代曲宴的恩赐

宋代的曲宴是君臣之间参与的最为频繁的官方宴饮活动之一,元代曾评价宋代宴饮:“凡幸苑囿、池籞,观嫁、畋猎,所至设宴,惟从官预,谓之曲宴”。由此可见宋代的曲宴召开并无特定的时间和原因,全凭统治者的喜好,一时性情所致便即召开,也验证了“曲宴无常,惟上所命”的特点。虽然曲宴的召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以形式而论主要有几大类型。

宋代统治者一般会在暮春时期,朝野平和无事之际,赏赐近臣到皇家宫苑赏花钓鱼,此类的宴会便是“赏花钓鱼宴”,也是曲宴最典型的类别之一,集中体现了“无事而宴”的特点。“赏花钓鱼宴”自宋初开始发展到宋真宗时期,已由最初的单纯的赏花钓鱼演变为“赏花、垂钓、赋诗、宴饮、习射”五部分定制内容的宴饮活动。

外国使臣来朝,皇上接见并赐予外史的宴会被称为“外史宴”,一般是在两国邦交正常,国家相安无事之际召开,也属于宋代曲宴中的一种。两宋时期,周边政权林立,外史宴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对外宴会贯穿了宋代的整个历史时期,可谓历史弥久,长盛不衰。

宋代旧制,“每命将出师、劳还,曲宴于便殿。”“国朝凡宰相、枢密、参知政事、使相、节度、外国使见辞日,皆赐饮。”无论是将相出还,还是朝臣见辞,或是藩国进贡,宋代统治者常设曲宴款待之,以示恩宠,这便是曲宴中的“见辞曲宴”。

宋代推崇“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在宋代到达顶峰。统治阶层更是好文风尚的最大群体,由此也演化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曲宴形式。皇上召集群臣欣赏前代珍藏典籍或先帝墨宝,并赐宴尽兴。此为“观书曲宴”。

经筵官为皇上解惑去疑、阐释君王之道,皇上为表对其的尊重酌情赐宴,即是“讲书曲宴”。国史,实录修成之际或史书补修、校刊完全之时,皇上为表庆贺,常赐编撰群臣宴饮,此类宴会便是“修书曲宴”。

此外,还有“霖雨天降,滋润万物”的“喜雨曲宴”,“瑞雪笼罩,预兆丰年”的“喜雪曲宴”,游幸园林时赐予的“游幸曲宴”,春闱射猎的“畋猎曲宴”观看种稻刈麦的“观稼曲宴”等等,宋代的曲宴形式之丰富,绝非上述几种宴会形式所能涵盖,可谓是包罗万象,绚丽多姿。

3 、宋代曲宴的罢停

但宋代曲宴的恩赐也会在天时不和、人力不迨、局势不佳的状况下罢免取消。

国家征战之际,这种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曲宴便不会召开。宋仁宗时期,因与西夏在边境的连年作战,赏花钓鱼曲宴一度罢停,司马光记载:“春月,多召两府两制三馆,于后苑赏花钓鱼赋诗。自赵元昊背诞,西陲用兵,废缺甚久。”到再次重启赏花钓鱼曲宴,已搁置了长达二十年之久。

除此之外,遭遇恶劣的天气环境,被统治者认为是上天给予的警示;逢国丧期间,举国哀悼之时,也会暂时罢停曲宴宴饮的召开。另外还有统治者个人缘由的罢赐,如励精图治,变法革新的宋神宗生性不喜娱乐,在位期间赏花钓鱼宴一度停办。有臣僚见辞的曲宴,统治者为表示对臣子的关爱,也会允许免除。

4 、 宋代曲宴的特点

曲宴是蕴含多种意义的统治阶层召开的官方宴会,历经前代的发展演变到宋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规格与礼仪也趋于成熟与完善,形成不同以往丰富特点。除形式风格的多样性外,宋代曲宴还具有活跃性,随意性和错落性。

宋代曲宴制度在宴会举办上不拘泥于形式,气氛轻松活跃,君臣共饮,其乐融融。筹办也多为朝野平和,国家安定,社会繁荣,君臣闲暇之际,且举办的时间地点也无明确规定,与会人员也是临时御批,一切制度章程非常随意。各种类型的曲宴形式也是错落发展演变乃至消亡。

如终宋一代兴盛的外史宴、讲书宴、观书宴,因外交,重文的国策长久不衰,其他以欢愉为主的曲宴多在和平时期兴盛,国家多难之际便遭罢停甚至取消。各种形式的曲宴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有时齐头并进,有时此消彼长,呈现出错落兴荣的特点。

5、 宋代曲宴的影响

宋代的曲宴经北宋初年确立,到北宋中后期发展成熟完备,历经靖康之变后一度荒置,到南宋时再度复苏,终究因国力的衰退而消亡。但它的发展与兴盛,对于宋朝的治国思想,政治格局及社会文化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统治者来说曲宴的举办是君臣交流、沟通的最佳渠道,对促进君臣和睦共处、国家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赴宴的朝臣而言,却关乎着他们的仕途前景,曲宴之上群臣竭尽所能博取圣心,因此骤然升迁飞黄腾达者有,弄巧成拙遭受贬黜者也有,官位的升降往往只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而宋代曲宴的赐罢也体现了古代敬天畏民,以农为本的传统思想,其中“喜雨曲宴”和“喜雪曲宴”的召开便是遵循天意,期盼丰收的庆贺,但逢自然灾害的爆发,曲宴便会一度罢免,也是统治者对于上天警示,自我反省的表现。古代帝王的任何决策旨在尊天意,顺民情,曲宴的赐罢也是遵循这一思想。

二、宋代君臣共宴中的节日赐宴

1、节日赐宴的确立与发展

宋代节日赐宴,分为诸庆节节日赐宴与官定传统节日赐宴两部分。诸庆节因其政治性仅兴盛于宋真宗、徽宗两帝时期,活跃程度无法与官定传统节日赐宴相比。官方传统节日源自于民间,是国家认可且全民参与的气节性节日或季节性节日。如正旦、上元、清明、下元、重阳、冬至等节日。国家上层逢官定节日之际赐宴庆贺,与民间宴乐互相配合,增加了国家各阶层的凝聚力,也彰显了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和谐平稳。因其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两宋时期,历代帝王都大力推行不曾搁置。

2、宋代节日赐宴的内容

元旦是宋代京师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年节序,此为之首。”“世俗皆饮屠苏酒,自幼及长。” 元旦为诸节之首,上至帝王宗亲下至平民百姓,皆会隆重庆贺。正旦日朝廷举行大朝会,百官须冠冕朝服入朝拜贺,朝见完毕,皇帝赐宴群臣,即为“元旦宴”。

清明节始于寒食节第三日。是祭祀节日,首要事宜即是祭拜坟墓,“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驾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

祭祀事宜完毕后,民间会举行各种文娱活动。皇帝也会赐宴臣僚,意在休闲放松即为“清明宴”。

冬至,与元旦、寒食并列为宋代东京三大节日。“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撲,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宋代皇帝不仅要举盛大的郊壇行礼仪事,还会登临宣德楼下赦,由此可见冬至在宋代时期的重要程度,在一应礼仪事毕,皇帝会下令赐宴群臣,这便是“冬至宴”。

此外,还有祭祀土地神的“社日宴”,九月登高赏菊的“重阳宴”等等,朝廷会在各种官方节日适时赏赐宴会。并通过对民间节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之上升为国家的典章制度,对促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3、 宋代节日赐宴的罢停

宋代官方节日赐宴是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加强社会凝聚力,举办的与民同乐宫廷赐宴,形式多样,名目繁多。但天有不测风云,即使举国逢节欢庆之日,如有气候异变,自然灾害,国丧等重大事件的突发,朝廷也会酌情罢停节日赐宴。但是无论是何种原因的宴会赐罢,都是统治者加强其统治权利的政治手段。

4、 节日赐宴的特点与影响

节日赐宴既不像官方正式国宴那样庄严肃穆,也不想曲宴那样随意活泼,虽然波及范围较大,但在隆重度与重视度上影响较低,但其仍具有独特之处。由于这些官方节日均是由民间传统节日演变而来,节日赐宴自然含有亲民性的特点。而这些节日又是根据自然气候的变换更替而定义的,便也具有了节气性。同时又因其波及范围广泛,赐宴对象众多,各宗室皇亲,朝廷群臣均可在各自场所宴乐欢愉,也体现出了它的分散性。

宋代节日赐宴不仅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统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社会风俗和节日文化的盛行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既体现出了统治者对臣属的爱护之情,又彰显了对民间百姓和传统节日的重视和推崇。对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总结

宋代君臣共宴的官方宴会,是宋朝举行的最为频繁,宴饮氛围最为活泼,宴饮束缚最为轻松的宴饮活动。它的举办不受时间、地点、规模和与会人员的限制,呈现出一片自由欢愉,轻松自在的景象,相较于正式国宴的严谨拘束,君赐臣宴更能在一片祥和中拉近君臣之间的距离,促进君臣之间的和睦。

作为宋代官方宴饮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君臣公宴实际也是统治者为巩固政治统治权力,笼络天下臣民士子之心的一项政治策略,它随着宋代的兴衰不断发展演变并最终消亡,也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参考文献:

1、《宋史》

2、《宋会要辑稿》

3、《宋代文化史》

4、《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