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冬日美诗:远山雪有一峰白,别浦枫余几树红

2019-12-26 18:00:16 来源:东方头条

打印 放大 缩小

“岧峣铁凤锁琳宫,亲侍銮舆度碧空。

圣主岂因崇象教,宸游直自接鸿蒙。

远山雪有一峰白,别浦枫余几树红。

天意不教常肃杀,伫看宇宙遍春风。”

纳兰性德《拟冬日景忠山应制》

初衣解诗:我们都认为纳兰诗词悲哀悱恻,尤其是一些描写,心情寥落低迷的诗词,言情达境,写尽离殇惆怅,让人一读三泪。

实际这只是诗人的一个侧面。长短词,最容易描写心境的辗转,深入人内心的幽微。而纳兰性德的传世名作,都是写情深悼亡。难道纳兰性德一直活在这种阴影里吗?

实际上是由于词的整个风格所局限,或者又是历代诗人,在词上面,寄托了太多的个人情绪,纳兰性德的词风,深邃清婉,直追后主。但是未必他本人的性格,就都像词中所描写的那样低迷纤秀。

要知道纳兰性德少年登第,并不是以这样为萎靡忧伤的词风获得皇帝的肯定,相反,他是以一个武官的身份,跟随着康熙皇帝南巡北狩,若无实在的才干和业绩,也不会短期内,由三等刺猬晋升到一等侍卫,并且委托他参与重要的战略侦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纳兰性德并非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相反应该是前途无量的,如果不是突然的疾病导致身亡。

有时候我猜想,纳兰词是纳兰在严谨劳累的公务之外的寄托之作,用于减轻仕途的压力。所谓男儿哭吧,哭吧,不是罪。尤其是这样一个天子近臣,担任着重要的责任。所以不能以纳兰词来断定纳兰性德整个人的性格和作风。

景忠山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海拔并不高,只有610米,却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名山,这是因为这一位皇帝被立太子时,顺治皇帝是在这个地方问卜,然后钦定下来的。对于康熙皇帝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皇帝的私家佛寺。

纳兰性德担任侍卫不久,就随从康熙皇帝在冬天登临景忠山,这虽然是一首应制的冬天的诗,纳兰性德和康熙皇帝,年龄相隔不大,这首诗写得明俊动人,毫无阿谀奉承,反而清新飒爽。可以想见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在君臣之外,另外有一种对等。这大概也是康熙皇帝非常欣赏纳兰性德的地方。这个不是我们在纳兰词里看到的纳兰性德,一径的委婉情深,而是一个英俊爽朗的青年高官,这首诗更符合纳兰性德的世俗身份,但另有出类拔萃的地方。

“岧峣铁凤锁琳宫,亲侍銮舆度碧空。

圣主岂因崇象教,宸游直自接鸿蒙。”

前4句话,是说景忠山,山峰奇俊,包围着佛教的寺庙,而我陪同皇帝在冬天的晴朗里,来到了这个地方。皇帝到这个地方并非他崇拜佛教,而是因为天子的命运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是纳兰性德明白这座寺庙对于康熙的重要。而且不动声色地写出了皇帝此来,并非是昏聩,而是一种顺天承运的尊重。这应该是纳兰性德非常了解康熙的心理,不卑不亢,点出了要点。

那么最能够代表着纳兰性德心境和诗作的就是最后的4句话。

“远山雪有一峰白,别浦枫余几树红。”站在景忠山上,天和日丽,虽然是冬天,但是天空蓝湛湛的,此时目光极其远。远山有雪,山脚红枫未谢,红白蓝,在青山绿水之间,如诗如画,却也有冬天的高远明丽。

“天意不叫常肃杀,伫看宇宙遍春风。”这写的是冬天的景忠山,已经春意萌动。而皇帝此次的驾临,更是要将这春风浩荡,洒遍宇宙。

这虽然是一首应制的诗,但是很明显,纳兰性德的心情是愉快的。否则远山近水,不会这么鲜明地落在他的眼中和心里。登高望远,壮怀辽阔,说的是康熙皇帝倚栏干,也是说他自己心境明丽。

这首诗明丽大气,虽然是在应制诗的框架里,纳兰性德非常的游刃有余,使得首饰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个个人风格是区别于纳兰词的那些悱恻的。这是一个正常的年轻的官员,意气风发的诗作。

而“伫看宇宙遍春风”,更将登临之感推向了高潮。站在景山上,和皇帝一起看春回大地,想必这位年轻官员的心中,还是颇为舒畅的。

纳兰性德31岁逝世,纳兰词并不能代表他生命的全部。他病的时候康熙亲自派太医随时的报告纳兰性德的病情,纳兰性德病殁之后,康熙接到北方战报,抚案大哭,叫人告诉纳兰性德的灵前,不难看出纳兰性德为康熙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只是具体的事情和作为,淹没在历史和岁月当中。

我更喜欢纳兰那些轻快明俊的诗词。因为它代表着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这也是许多人为之惋惜的地方。如果那纳兰性德多活几年,或者我们可以看到他更多的诗作,看到一个青年人成长之后的明俊成熟更加有力度的作品。

“远山雪有一峰白,别浦枫余几树红。

天意不教常肃杀,伫看宇宙遍春风。”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