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的祖上是如何没落的?

2019-12-30 10:43:22 来源:东方头条

打印 放大 缩小

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刘备一出场就是个卖草鞋的,这并非是艺术加工,因为《三国志》中曾有明确的的记载“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那么堂堂皇叔、汉室宗亲、“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他家祖上从何时开始家道中落的呢?这还要从汉武帝时期的几个重大政治事件说起。

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西汉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景帝时的削藩导致了“七国之乱”,虽然最终是朝廷打赢了,藩王实力得到了有效的削弱,但武力解决并不是去除根源的法子。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

因此,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权的巩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由于“推恩令”的施行,“齐国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馀焉”。

作为史上最出色的“阳谋”之一,推恩令的实质是诸侯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从而完成了汉代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

而中山靖王据说有一百多个儿子,这样一“推恩”,分给他他先祖陆城侯刘贞的土地财产就少得可怜了,可以说推恩令是刘备祖上家道中落的第一个原因。

就在推行“推恩令”不久,淮南王刘安勾结衡山王刘赐谋反的阴谋于前122年(元狩元年)败露。汉武帝处死刘赐和刘安妻,刘安自杀,两国被废为郡,党羽死者数万人。武帝颁布《左官法》和《附益阿党法》,不准官吏与诸侯王交通,并严禁诸侯王招宾客从事非法活动。就在这样背景下,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汉武帝再次发难,借口列侯所献的助祭酎金分量和成色均不足,夺爵一百零六人,这其中就有刘备的先祖陆城侯刘贞。

所谓酎金就是诸侯献给朝廷供祭祀用的金子。如果酎金分量或成色不足,按律当受严惩。但在此之前,大概上下早已心照不宣,大多数都不会老老实实足金足两上缴;少府呢,估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酎金的分量和成色不会审核得太严,此事之前也从未有过因此受罚的记载。皇帝当然也清楚这里面的潜规则。

于是,当皇帝想要追究这件事的时候,必然会牵连很多诸侯。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惯例要求列侯献酎金助祭。但这次汉武帝突然发难,仔细核对了诸人所献的酎金分量,然后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一次性废除列侯106人。

实际上“酎金夺爵”就是景帝削藩、武帝“推恩令”之后针对诸侯国的后续行动,经过这一系列组合拳之后,王、侯虽然还存在,但只能“衣食税租”,不得过问封国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西汉的藩王隐患被彻底地杜绝了,虽然还名义上施行分封制,但实际上西汉已经完成了郡县制的过渡。

刘备的先祖陆城侯刘贞也在此次夺爵之列,于是失去爵位的他,来到涿郡定居,此后繁衍生息,因此“酎金夺爵”一事,可以看成是刘备这一支家道中落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行流传最广的一版刘备家谱(《刘氏新族谱》):

刘胜(中山靖王)→刘贞(陆城亭侯)→刘昂→刘禄(漳侯)→刘恋(沂水侯)→刘英(钦阳侯)→刘建(安国侯)→刘哀华(广陵侯)→刘宪(缪水侯)→刘舒(祈邑侯)→刘谊(祈阳侯)→刘必(原泽侯)→刘不疑(丰灵侯)→刘惠(济川侯)→刘雄→刘弘→刘备。

实际上这个版本也是来源于《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这一章节,汉献帝见到刘备之后查族谱,其中所显示的内容。这里面有一个疑问就是:按上面的族谱,刘备足足比刘协小了五辈,刘备不可能是汉献帝皇叔,但刘备又打着皇叔称号那么多年没人质疑。

另外《三国志》注引《典略》中说刘备“本临邑侯枝属也”,这个临邑侯国的初封者是光武帝刘秀的侄孙,北海靖王刘兴次子刘复。而有趣的是,汉元帝刘奭第三子也叫刘兴,而且被封在了中山为王,死后谥号为“中山孝王”。因此可能是后世人将这两个刘兴以及两个中山王世系弄混了,以至于刘备的身世出现了两种版本。

此外还有一个疑点就是,按照上面的族谱看,陆城侯刘贞被夺爵后,他的孙子刘恋又重新获封了沂水侯,并将这个侯爵陆续传递了许多代,只不过这件事的始末完全不可考了。如果是真的,那说明刘备祖上还曾经中兴过,而到了他的祖父刘雄这又再次失爵。因此如果这份族谱是真的,或者部分是真的,那么说明刘贞到刘备这一支,在刘雄或者是他父亲刘惠这再次家道中落,以至于后面的刘雄、刘弘、刘备三人无爵,到了刘备这甚至要“贩履织席为业”。只不过再次中落的原因同样无法考证了。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