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双子杀手》低口碑诟病之下,却是挑战电影新美学的一大步

2019-10-30 17:36:48 来源:东方头条

打印 放大 缩小

继《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后,李安再度在新片《双子杀手》中挑战每秒120帧的高帧率电影格式。这从来不是容易的革命,已经习惯24帧电影美学的观众和导演来说,仍然在太过清晰的动作、过分放大的表演中无法怡然自处。

所以上映至今,该片烂番茄的新鲜度指数只有26.3%,Metacritic网站评分只有39分,豆瓣保持了稳定的7.1分,相较于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下降了1.3分。

回顾电影科技历程,李安并不是第一个企图挑战电影每秒24帧标准的人,而这标准就像传说中打不倒的魔王,近百年来已经有无数英雄前仆后继地倒在他面前。你可否想过,为什么这个在观感上设定了电影的技术数字偏偏是24?为什么对观众来说,这个数字这么难击倒?难道24是生命、宇宙、万事万物的唯一解答吗?

去年7月电影《罗马》在美国上映的时候,老牌网络视频点播公司Netflix在官网上提供了巨细靡遗的电视设定指南,其中第一个被它强烈建议关掉的,正是最近一年成为好莱坞全民公敌的影视科技——动态补偿。

事实上就在《罗马》上映前三个月,《星际效应》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开始发难,要阻止电影市场继续用动态补偿技术破坏电影的原貌。动态补偿到底得罪了谁,让名导等都接连站出来叫阵?

躲在这场争议背后的正是每秒24帧的电影魔王。

因为每秒24格的电影和每秒25格(内地、香港和欧洲使用的PAL电视规格)或每秒30格(台湾和北美使用的NTSC电视规格)的电视画面格率不同,观众在电视机上看到的电影都是经过补帧的方法(重复特定画格)来补成25或30的倍数。这种方法一直都有残影的问题,而且随着高画质电视机的尺寸越来越大,残影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忽略。

1990年代中期终于有工程师提出了大胆的解法:如果重复画格的方法行不通,那就让电视机的处理器来自己计算出缺少的中间画格。

其实最早推出类似功能的厂商比如Sony很快就发现动态补偿科技让动作变得非常流畅清晰,以至于各家争相加入类似的功能,并通常在出厂时就开到最强,以便在卖场陈列时让路过的买家为之惊艳。

问题是这种让电脑来大胆猜测下一个画面的技术其实是在无中生有,所以仍会有一种不自然的人工感。而且早已经熟悉24帧电影的动态模糊感受的观众,在完全没有残影的电视画面中反而会觉得不真实。

这也是很多人看后《双子杀手》大饱诟病的一个原因,难道剧本和剧情真不够引人入胜吗!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被用来诋毁高帧率影片和那些开了动态补偿而太过流畅清晰的电视画面——肥皂剧效果。

“这世界上才没有所谓固定帧率拍摄这回事。”

100多年前,一本由放映师Richardson写的《放映师手册:电影放映的蓝皮书》中,白纸黑字写下这句会让李安点头如捣蒜的金句。

24帧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并非理所当然等于电影观感。

100年前不论电影拍摄或是放映的速度都比我们想像的艰巨和任性得多。

摄影机还没有电动马达的时代,摄影师是用非常不精确的手摇方式控制速度。电影院的放映师有时候会收到发行商的指示告诉他们要用什么速度播放,但有时候也会收到电影院老板的指示要加快速度放映以便多放几场赚钱。

所以在喜剧盛行的默片时代加速放映其实很难被观众察觉。

除了赚钱的工具之外,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导演大卫·格里菲斯眼中,电影帧率则是艺术表现形式的一部分。他的《Home Sweet Home》中就附上了详细的放映指示:

第一卷胶卷建议放映16分钟(每秒16.6 格),第二卷约13到14分钟(每秒17.8到19 格),其他卷则约13到14分钟(每秒19到20.5格)。

1927年音声同步的有声电影的问世终结了这种百花齐放的速度乱象。

因为我们的耳朵比我们的眼睛聪明很多,被加速播放的音轨几乎百分之百会被观众听出来,于是任意调整的放映速度终于被判了死刑。电影帧率被有声电影逼着进入了书同文、音车同轨的年代。

所以见证了百年无可撼动的24帧魔王的《双子杀手》诞生。

李安日前受访才用「三个白人看一下」来形容24帧标准的随意任性。没有天降异象,也没有祥云瑞气。三个白人看一下之后,24成了唯一解。每秒24帧显然只是底片成本和影片品质在那时那刻的平衡点,从来没有准备要用上百年之久,更不是一个与艺术有关的决定。

“我在《2001太空漫游》剧组工作的时候第一次迷上这种沉浸式电影体验。那时候我们的电影被投放在Cinerama那种90呎宽的弧形巨大银幕上头,那是今日的IMAX都比不上的壮观场面。当年我是个容易感动的敏感孩子,而Kubrick本人就在我眼前创造初、那些纯粹的视觉奇观——后来被大家称作终极之旅,因为整部电影已经在追求纯粹体验的道路上彻底摆脱了世俗的所有电影常规。这一刻影响我无比深远,我当场说:这太酷了!我将来想要拍这种电影,我想要探索这种电影语言。”

这段话出自《2001太空漫游》、《第三类接触》、《星舰迷航记》和《银翼杀手》的好莱坞特效大师道格拉斯·特朗布尔。这次堪比大腿骨被猿人丢上太空的启发经验,促使他成为日后全世界最积极推动高帧率电影的人。

另一个“抵死不从”的就是电视行业。

电视产业最激进的一步应该还是日本去年底开播的NHK BS8K,每天播出8K解析度、22.2多声道节目,而且还以每秒60帧和120帧两种格率播出,此外东京奥运期间更将全面使用该格式来转播,提供无死角涵盖整个球场、每个动作巨细弥遗绝无残影的赛事画面。

而这两种划时代的技术加起来几乎就是今日IMAX的前身。

每秒30格、曲形宽银幕、高解析度70mm底片,几乎你能想到的好莱坞规则都在1950年代被逐一打破。

虽然麦克·托德默留下的公司早已破产或是被并购,但他留下的技术仍隐身在今日的电影里无所不在,唯一早早夭折的就是Todd-AO所采用的每秒30帧的格式。

在《奥克拉荷马》和《环游世界80天》两次华丽但费力(必须用两台摄影机拍两次以便在传统戏院也能上映)的产品展示之后,就因为成本太高、推动困难而高举双手向24帧的魔王投降。

相对来说,道格拉斯·特朗布尔的故事还是励志一些。

什么是真实?其实只要是摄影机记录下来的,无论每秒几格都还是模拟出来的真实,只是我们沉浸在这个24帧版本的模拟真实之中已经超过百年,早就把把它当成唯一的真实。

于是这一切越来越像《黑客帝国1》的电影剧情。

道格拉斯·特朗布尔在1970年代推出了每秒60帧、70mm的新格式名为「ShowScan」。

迄今从来没有成功使用在任何一部电影长片中。即便公司早已破产,他仍锲而不舍地到处传教。2014年他甚至亲自执导了一部3D、4K、每秒120格的Demo短片《UFOTOG》,到处参加展会示范120帧的真实。

可能也受过特朗布尔传教的李安导演也许就是其中一个版本的救世主Neo。

李安已经挺过艰难的两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并且在各种批评声浪中仍不死心地回答记者说下一部电影《 马尼拉之战》如果预算允许的话仍然会用每秒120帧拍摄。

虽然24帧的灯光、摄影、剪接、表演搬到120帧的新宇宙显然都有水土不服的情形,但李安仍不打算放弃追寻120帧宇宙自己那一套的美学。

或许再过10年,越来越多的120帧电影普及甚至更高,就像电影显示屏的144hz甚至200hz以上,这在几年前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还是发生了。

所以即使诟病满满,但我相信李安导演独具慧眼的目光,他笑世人看不穿。

“此时此刻电影的技术规格已经和电视几乎相同了。两种媒介的差异微乎其微,但因为在平板电脑上看电影实在太过方便,年轻人正在快速地远离电影这个媒介。不过如果我们能够用电影的沉浸式体验来展示它的真正力量,或许就可以让电影留在戏院久一点,不要这么快就在电视出现。”

高格率电影教父道格拉斯·特朗布尔这样说。

所以你准备好从传统24帧的梦中醒过来了吗?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