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的青年宣传画:自力更生,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2019-11-23 19:18:48 来源:东方头条

打印 放大 缩小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跟现在青年向往大城市相比,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城市不是热门去处。不少艰苦的地方更能锻炼人。

好儿女志在四方,几个城市青年一身行装简单利落,带上行李包裹,踏出家门行走在远行路上。

图为把青春献给边疆建设。一列穿行于群山之中的火车上,满载青年。不少老一辈都有过 上山下乡的经历,边疆农场之外,乡村插队就是不少人的交集。

所谓插队,就是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里去。和普通社员一样劳动耕作,挣工分分口粮。虽然条件艰苦,可是很能锻炼人。

图为 春风杨柳,离开城市来到乡村,这在当时可是很常见的。文化青年的到来,有助于生产的同时,也帮助村子里解决了不少问题,尤其是读书识字方面。

过惯了城市里的生活,面对繁重的农活,图中一位小伙子当仁不让。辛勤劳作的同时,也锻炼了个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品质。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 上山下乡比较常见。或垦荒或到农村,青年都开拓了眼界,得到了锻炼。现如今生活好多了,愿意留在农村的也不多见了。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