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罗列凡家)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中医护理门诊位于门诊部三楼名医馆内,环境舒适优雅,中医氛围浓厚,是集中医特色护理、中医养生保健、饮食调护及健康咨询、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医特色科室。该科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辨症状、辨经络、辨证型,进行辨证施术,从调理体质入手,改善亚健康状态,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根据时令节气、患者体质、证候的辨识,开设有脐灸疗法、火龙罐、八髎灸、督脉灸、虎符铜砭刮痧、药物竹罐、耳穴压豆、放血疗法、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于临床多种常见病,如失眠、头晕、头痛、耳鸣、颈椎病、肩周炎、感冒、咳嗽、腹痛、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糖尿病、肥胖症、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各种寒症和痛症及亚健康人群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该科主要开展有以下中医特色疗法:
一、脐灸疗法——通调全身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在肚脐上行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健脾和胃,升清降浊;通调三焦,利水消肿;调理冲任,温补下元;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敛汗固表,涩精补虚;防病驻颜,养生延年等诸多功效,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二、督脉灸——艾灸中的“天花板”,扶一身之气,提升人体免疫力
督脉灸也可以称作是龙骨灸,也就是在督脉循环的嵴柱部位施以隔姜、隔药灸、综合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的功效于一体的外治法,将生姜打碎成泥平铺在背部,并在生姜上点燃艾灸温经活络、增强皮肤的通透性、促进药油的吸收,该疗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痹止痛的作用,尤其对强直性嵴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间盘突出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都可以使症状改善,对女性的阳气不足引起的手脚冰冷、痛经等通过调节全身的阴阳平衡来调理全身的各脏腑功能,达到防病、保健作用。

三、小耳朵,大奥秘——耳部铜砭刮痧
耳穴与人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生理联系,可以反映人体病理阳性点。耳廓与躯体内脏间通过神经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耳与五脏六腑、皮肤九窍、四肢百骸等关系密切,故有“耳为宗脉之所聚也”这一说法。耳部铜砭刮痧主要的作用原理是刺激体表相应的穴位产生经络传导,从而发挥疏通筋脉、调畅气血的功效,并且有解表祛邪、活血化瘀、排除毒素、标本兼治、补虚祛疲的作用。
铜砭刮痧的特点:
1.特殊材质:铜砭由黄铜所制,能与人体达到非常优的共振频率。
2.刮拭升温:刮拭部位温度升高快,得气快。
3.化解瘀结:寒则聚,热则散,有利于化解脉里瘀结。
4.能量更强:穿透力强,有利于把气通达更远更深的部位。
5.效果佳:旋转的气更容易通达脏腑,增加疗效。
6.黄铜具有消毒杀菌之功效。

四、穴位敷贴疗法——穴位贴敷扶正气,防治疾病正当时
是将中药打粉制成散剂、糊剂、膏剂、饼剂等贴敷于人体相应的腧穴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防病治病的作用。常常在夏季三伏天进行。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进行穴位敷贴,对于虚寒性的疾病治疗效果非常好,比如哮喘、支气管炎、慢阻肺、脾胃虚寒所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五、药物竹罐疗法——“竹”出病痛,“罐”出健康
药物竹罐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施治于经络腧穴处,具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该疗法利用天然竹子做成各种规格竹罐,根据病证调配方药与竹罐一同进行蒸煮,将药物分子充分导入竹罐纤维当中,使药物成分和竹罐融为一体,拔罐时在真空负压环境下将药物分子快速充分的导入病患处。
药物竹罐疗法具有:吸力大疼痛小、药物透皮吸收、施罐部位灵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颈肩腰腿痛、咳嗽、失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经、哮喘、慢性疲劳综合征、落枕、扭伤、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2024年,该科为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提高群众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积极参加铜梁区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在本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及义诊宣传活动,服务群众500余人。展望未来,该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门诊地址: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门诊部(1号楼3层名医馆内)
咨询电话:023-45674835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7:30